甲襞微循环的白微栓形成过程与检测意义

2017-09-09 admin

观测甲襞微循环主要从形态、流态和袢周三个方面进行观测,前几期讲了甲壁微循环的形态与流态,这一期讲一讲甲壁血管内白微栓的判断与检测意义。

白微栓:
白微栓是由血小板的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形成。因此凡是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和凝固活性升高的因素都可导致白微栓的形成。又分为壁栓和流动的白微栓两种。
甲壁微循环的白色微小血栓

白细胞:
白细胞离开轴流沿着管壁翻滚而过的现象,称为白细胞翻滚。正常状态下,可以有少数白细胞翻滚,但如有多数白细胞沿管壁翻滚,则属于病理现象,白细胞粘附管壁一段时间停滞不动的现象,称为白细胞帖壁。

血管运动性:
甲襞管袢自发地出现管径增宽和变细,或血流速度快和慢的交替变化,称为毛细血管运动性。

白微栓类型:
1、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在血流中出现的白色不规则的团块漂浮而过,成为白色微小血栓或白微栓。

2、壁栓:微血管内皮损伤时,在损伤部位粘附、聚集较多的血小板、白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等形成的团块称为壁栓

下面重点介绍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

白微栓定义:白微栓是流动的白色微小血栓,血流中出现以血小板聚集为主、缠络部分白细胞所形成的直径大于30微米的,外形不规则的白色团块,是白色微小血栓。

白微栓形成过程
白微栓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血小板相互间,特别是和已粘附于管壁的血小板粘附,缠络部分白细胞,形成较为松散的壁栓。

2、白色壁栓部分脱落进入血流,形成流动的白微栓

3、血小板和内皮、特别是内皮下胶原组织粘附。

白微栓基本机理
白微栓主要由血小板及白细胞等组成,基本形成机理就是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白微栓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血小板的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因此凡是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都可促使白微栓的形成,

1、损伤的局部内皮带阳电荷可吸附带阴电荷的血小板;


2、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因素有:血小板与内皮相互间碰撞、血小板反应性、血小板中促进粘附聚集的因子;对抗粘附聚集的因素有:内皮光滑和血小板分散、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的负电荷、内皮和血浆抑制粘附聚集的因子,血小板相互间或与管壁间的接触和碰撞是粘附和聚集的先决条件,同时流速、切变率和涡流也是影响因素,流速在300-400微米/秒时白微栓形成达到顶峰;

3、内皮细胞及血细胞破坏释放的ATP,ADP以及组织胺、5-色胺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纤维素;

4、微血管内皮损伤时有四种因素可以促使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5、内皮细胞破坏,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等;

6、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胶原纤维外露可使血小板聚集和破坏;

上述因素致使血液凝固性增强时血小板粘附性明显增大,互相聚集并与部分白细胞一起形成流动的微小血栓。

白微栓意义
1、多处部位出现多个白微栓,表明微循环重度改变,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直接证据

2、广泛大量的白微栓又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胞浆素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增加,从而导致严重的出血,

3、泛法性白微栓可以阻塞毛细血管,引起严重的微循环重度改变。

白微栓的判断
白微栓在血管里流动的时候,容易和白细胞、血浆柱混淆,参照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1、白微栓体积大,直径大于30微米或比白细胞大3倍以上的白色团块,体积接近管径或比管径稍大

2、形状不规则,像棉花团似的

3、通过管袢时比较滞涩,挤涨管袢漂浮而过

4、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中或明显扩张的管袢中

5、出现部位比较局限,数量比白细胞少

6、白细胞的特点是:颗粒小(只有管径的1/3左右)、不透明、不挤涨血管、流过迅速

7、血浆柱的特点是:血浆柱透明、不挤涨血管、通过狭长的细小输入枝时会变长、流过管径较大的流速快的输出枝时会被冲散而不形成团块状、血浆出现在红细胞严重聚集有血球和血浆分离的管袢中。
                       
血色:
注意区分淡红、浅红、暗红、暗紫色。

我们道恩医疗是一家专业的深圳微循环检测仪生产厂家,在广州、郑州等地都有分公司,产品具有国家正规的注册证与医疗器械许可等,可放心使用。同时为了解决客户面临的操作难、使用难、分析难的问题,我公司开展了血细胞培训与微循环培训课程,旨在帮大家解决三大难题(操作、使用、分析),欢迎大家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