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甲皱微循环的研究

2018-10-07 智海伟

 1965年,在祝寿河、华光与阎田玉领导的抢救流脑患儿的合作项目中,修瑞娟应用甲皱微循环研究方法日夜连续检测了5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的甲皱微循环各指标的动态变化,自患儿入院追踪至患儿痊愈或死亡,同时由陈祥银等测定这些患儿体内生物胺的变化。发现患儿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与生物胺的变化密切相关,还发现不同临床类型(普通型、脑型、皮肤型、肺型)患儿的甲皱微循环表现及变化也不同。该研究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微循环自律运动的激活对改善人体各器官及组织急性缺血的重要作用并应用微循环指标协助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971年,修瑞娟在肺心病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之先又将甲皱微循环的观测指标应用到肺心病患者,在临床观测中设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风心病、冠心病对照组,发现肺心病患者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血流缓慢及管襻痉挛,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

    这一阶段对甲皱微循环的深入研究,一方面证明该指标在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在判定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急性脑膜炎患儿甲皱微循环昼夜连续检测、发现微血管自律运动在病情转化中的动态表现及其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发现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的变化没有严格的特异性,管径的收缩和扩张、流速的降低或血流淤滞、管襻形态的异常以及微栓子的形成等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以有类似的表现,即使在正常人中甲皱微循环的各项指标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以及疾病治疗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较异体对照更为有价值。

    从本质上看,甲皱管襻只是微循环的真毛细血管网部分,而不是皮肤微循环的全部,也不是体内其他器官功能的唯一代表。因此绝对不能单纯依据某人某时刻的甲皱微循环检测对其健康状态下结论,甲皱微循环检测只是一项辅助指标。

    1980年至1982年,修瑞娟将上述临床及实验研究在美国及欧洲进行了报告,并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上,首次将我国的临床微循环研究介绍给了西方国家。

    随着宇航高科技的出现和发展,加州理工学院的Wayland 等接触了医学的理工学者们决定将他们精细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探索人体功能。于是,微循环系统的研究被选为突破口。

    70年代初期电子细胞计数器、微血流流速测量仪、微血管管径图像剪切测量仪、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谱分析技术相继出现。时代性的技术革新将微循环的研究推向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广大微循环研究工作者应用微血液动力学、生物流变学和临床血液流变学、活体微循环和大循环显微电视同步检测技术、计算机数据及图像处理技术、无创伤临床研究和检测系统等一系列方法,对微血管的正常功能及其障碍从临床到实验室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休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发病机理和防治作了进一步阐明。这些成绩使我国的微循环研究在国际上独树一帜。